
專家支持 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護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李秀云
“康復護理學是康復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發達國家護理專業在護理職能上,護士從治療走向預防,從醫院走向社會和家庭。疾病早期康復護理介入可以避免殘疾繼續發生或減輕殘疾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減輕家庭和社會的經濟負擔。”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護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秀云在采訪中介紹了康復護理的重要性。
為進一步研究促進康復、護理等延續性醫療服務發展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規范康復醫院和護理院等醫療服務機構建設,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于2013年5月23~24日在沈陽召開康復護理工作會議,李秀云應邀參加會議。馬曉偉副主任指出,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在我國“未富先老”“未備先老”的情況下,失能、失智和患病老年人的醫療康復和護理照料問題十分嚴峻。衛生事業快速發展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在這個過程中,康復與護理服務將大有可為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此次會議的召開對加快發展康復與護理服務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李秀云表示。
李秀云表示,加快發展康復與護理工作具有重大意義,可以滿足人民群眾健康剛性需求的迫切要求;同時也是推動公立醫院改革的有力措施。康復醫學科是最易產業化的學科,可以形成巨大的產業鏈,前景廣闊,需求巨大。隨著康復對象的擴展,據統計全國有8300萬殘疾人,2.7億慢病患者需要康復服務,而目前還存在康復意識薄弱、康復服務能力有限的問題。《“十二五”期間康復醫療工作指導意見》明確康復醫療機構劃分為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康復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鄉鎮衛生院3個層次。國家的重視與支持,康復護理學的發展要緊隨康復醫學的發展。